嘉宾介绍:周宝红: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专业课教师,陕西省学前教育协会理事,陕西省及西安市教育委员会学前教育专家组成员,西安市保育员职业鉴定师。从事学前心理特点、教师心理健康、儿童身心发展、儿童行为与观察、保育工作、儿童营养等课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承担幼儿园长岗位培训班、幼儿园长提高班、幼儿教师培训班、育婴师培训班、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及保育员培训班的培训任务。
主要内容:
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人常说: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今天我就跟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题目是《劳动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劳动教育是幼儿德育内容之一。幼儿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3-6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要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劳动成果的尊重”,家长要从“关爱幼儿良好品行养成”出发,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人类的发展是离不开劳动的,我们应当重视劳动对人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对幼儿教育的意义。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应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劳动教育环境,重视劳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这里是我们对幼儿劳动教育家庭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家务事参与对象的调查中,完全由家长承担的家务劳动占63.9%,幼儿参与的家务劳动占31.2%。
在家长对孩子劳动看法的调查中,认为劳动教育能养成幼儿的劳动习惯占46.7%,认为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占50.3%,认为幼儿劳动实在添乱占2.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家庭劳动教育得到了多数家长的重视,认同孩子应该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当然也有部分家长对于幼儿劳动过于包办代替,生活中不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甚至会因孩子在劳动中犯错而体罚。其实,这是因为部分家长不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不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所导致的。
劳动教育是优秀品格养成的奠基工程。
幼儿通过外显化和操作化的劳动教育,获得的不仅仅是物化的成果,还可以获得潜在和内隐的品格。在完成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发展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和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如图片中幼儿在给长辈的捶背中的简单劳动中,能够逐渐形成尊老、感恩的优秀品质。
劳动教育是直接经验获得的基本途径。
幼儿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手的灵敏发展,对大脑皮质运动区产生良好的刺激,使脑细胞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大脑的控制和调节技能。图片中幼儿在洗碗、拖地的劳动过程中动手动脑,通过自身的操作和感知获得直接经验。
劳动教育是整体性教育的充分体现。
第一,我们在图片中可以观察到幼儿的表情是愉快的,劳动过程中幼儿能够形成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劳动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劳动教育能够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与成人、同伴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一起扫地中不仅需要动作上的配合,也在积极地进行语言上的沟通。
第三,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摆脱原本的自我中心主义,促进幼儿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如图片中幼儿在帮妹妹整理衣服中学习和体会他人的活动与感受,支持幼儿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四,劳动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图片中儿童在做面食时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
第五,通过劳动,幼儿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图片中幼儿通过叠被子的劳动认识到不同图案的美,并在成人引导下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被子,通过自己对外在事物的改造使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劳动教育是差异化教育的重要形态。
在劳动教育中可以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状态,关注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观点,让幼儿有机会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反思和改进这些观点,为每个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以支持幼儿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进行劳动,使用多种标准对幼儿的劳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高质量陪伴,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实施劳动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教育活动中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高质量的陪伴幼儿成长。
兴趣性原则。家长应该在积极引导的前提下,去发现孩子对某项劳动的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幼儿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家庭生活中,孩子们有时候会去模仿家长扫地、洗衣服、摘菜等简单的家务劳动时,那么家长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劳动技能。
循序渐进原则。劳动教育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和身心特点来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家长应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有计划地安排不同内容的劳动训练。小班幼儿: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如学习自己穿衣服、鞋子、袜子等;自己端碗、吃饭;自己送碗;自己擦鼻涕;自己擦嘴洗手等。中班幼儿:从自我服务到为集体服务,如用餐前,让幼儿来分碗、分筷子等。大班幼儿:在小中班的基础上,学习自主管理,如:整理自己的学具、整理书包,自己叠衣服、叠被子、洗杯子、洗手帕等。通过分年龄阶段的劳动练习,幼儿在思想上由为我服务,养成“自我服务”,并逐渐学会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爱劳动的习惯逐渐养成。
家园一致原则。家长是促进幼儿劳动素质教育的桥梁,幼儿园是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主体,家庭能与幼儿园教育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性原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幼儿劳动教育的主旨是让幼儿在做中体验、感悟和反思,强调幼儿主动构建自我的精神世界。幼儿劳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自我创造的活动空间,重视幼儿的兴趣和直观经验,鼓励幼儿通过现实的操作活动,磨砺幼儿的官能,培育幼儿的能力,养育幼儿的心灵,让幼儿获得自我精神生活世界的富足。
内在性原则。幼儿劳动是幼儿内在需求的体现,是幼儿内在潜能的展现,是幼儿展现自我内心世界的方式。通过劳动,幼儿可以满足自我内心的需要,认识自我的世界以及塑造自我的心灵。因此,成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幼儿进行劳动,要赋予幼儿充分的劳动时间与劳动空间,以满足幼儿内在的需求,推动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合性原则。幼儿劳动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功能的综合性两个方面。首先在教育主体方面,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要把家庭教育、园所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园所文化、社会实践、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协同作用;其次,在教育功能方面,劳动教育以其独特的融通性,有机地渗透在其他“诸育”之中,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在幼儿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有机结合起来。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幼儿体验劳动过程,成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以劳动为荣的社会小公民。幼儿家庭教育的实质是让儿童在亲子活动中,在积极劳动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教育好孩子,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坚实基础,幼儿园教育必须依靠家庭的密切配合。各位家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每一个孩子创造适合发展的灵动空间!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劳动教育
上一篇:面对谷爱凌的成功,我们怎么办? 下一篇:“家园携手助成长 劳动创造大未来”——3-6岁幼儿家庭劳动教育微课堂(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