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高校动态 > 正文

在巍巍秦岭间拓宽脱贫致富路——长安大学帮扶商南县脱贫纪实

高校动态 华商网 2020-09-01 10:17:44
[摘要]晨光微曦,层峦叠翠的陕西省商南县生机盎然,青山镇花园村村民郑申海正在他的香菇棚里忙碌着。

  晨光微曦,层峦叠翠的陕西省商南县生机盎然,青山镇花园村村民郑申海正在他的香菇棚里忙碌着。本是村里贫困户的他在长安大学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通过申请小额贷款种起了香菇。“我们一家三口以前住在山沟里,水电不通,交通也不方便,哪里都去不了,也没办法务工。现在政策好了,给我们分散安置住在村里,交通信息都方便了,平时没有农活的时候我还出去务工。现在的生活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吃喝不愁。”他告诉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记者们,这几天他在帮外出的邻居盖房子,自己的农活先放放。凭借有力的扶贫政策和勤劳的双手,很多像郑申海一样的贫困户都已经成功脱贫。

  商南县是地处陕西山区的深度贫困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不适宜农耕等都在限制这里的发展。脱贫攻坚以来,长安大学作为定点帮扶单位,致力于研究商南县发展短板和实际需求,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在党建、交通、产业、文化、科技、教育、民生等方面开展帮扶,几年来,商南县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

  有心意!爱心小屋汇聚暖心服务

  在商南县赵川镇文化坪村,有一个“爱心小屋”,自从建成起,它就成为了村里留守老人和儿童最喜欢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通过视频连线与远在外地的家人见面、聊天。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都是文化坪村的爱心通话日,这一天,留守老人谭传席特意穿上干净的衣服,来到小屋,与在上海打工的儿子视频。“跟儿子已经8个多月没见面了,我和老伴每天在家里都很想娃,在这能看见了,特别高兴。”

\

  像谭传席这样的留守老人,文化坪村一共有102位,为他们送来这份温暖的,是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党委。文化坪村是公路学院党委的定点帮扶对象。通过调研,他们发现,村子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村里的老人和儿童与亲人的沟通成为了很大的障碍,于是就为村里捐赠了一套大屏视频设备,建起了这个爱心小屋,解决了亲情沟通的大问题。

  2019年以来,长安大学党委实施了党建扶贫工程,将长安大学23个分党委、党总支与商南县10个镇(办)党委、22个村党支部结对,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开展技能培训、开展扶贫帮困、树立文明乡风、强化支部联动、推动产业发展等举措,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力更生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先后600余人次赴商南县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帮扶和带动贫困户80余户,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00余万元。

  有奔头!千亩瓜蒌描绘丰收画卷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这在赵川镇店坊河村得到了印证。在长安大学重点扶持建设的店坊河村千亩瓜蒌基地中,瓜蒌长势喜人,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藤蔓上硕果累累,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

  “当地政府通过流转1000亩土地,采取“企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5+带贫模式,建起了这千亩瓜蒌基地,目前捆绑了260户贫困户,一方面土地的流转租金为贫困户增收,一方面为贫困户提供务工收入,另一方面给产业链上的贫困户分红利,让贫困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赵川镇党委书记严第胜告诉实践队记者。

  “长安大学为瓜蒌基地项目投入帮扶资金40万元,这是真金白银的注入,主要用于喷灌、滴灌等浇灌设施建设方面,解决了瓜蒌基地水利设施的问题;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开阔的产业思维,增强了我们搞产业的信心。”谈到长安大学地帮扶,严第胜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

  现在千亩瓜蒌基地已经成为店坊河村最大的产业基地,村民们迎着日头,在田里劳作,有动力、有奔头,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学校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途径,结合商南县脱贫攻坚帮扶需求,立足当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先后投入资金580万元,支持发展了商南县青山镇花园村高端白茶基地扶贫项目、赵川镇店坊河村瓜蒌种植扶贫项目、赵川镇松树垭村五味子基地扶贫项目、十里坪镇宽坪村高山谷物深加工扶贫项目等产业项目,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信心!条条大路联通幸福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2019年以来,商南县把22个深度贫困村通路放在交通扶贫的第一位,修路33条,总长126.8公里。长安大学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学科优势,全力助推商南县的乡村道路建设,去年,商南县成功获批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

  “所谓‘四好农村路’,指的是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最后落脚点的还是能帮老百姓增收、致富,我们修的路要能助力大山里的农产品走出去。”长安大学选派的挂职干部黄飞告诉实践队记者。2018年12月,长安大学教师黄飞被选派到商南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交通脱贫、高校扶贫等工作。在商南挂职期间,黄飞充分借助学校在公路交通方面的专业优势,全力助推商南县的乡村道路建设,深入偏远山沟和产业项目基地,几乎每天都在奔波于各村镇之间。

  “长安大学为“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提供了很多技术咨询和资源支持,公路设计院充分发挥科教优势,为乡村道路建设提供设计咨询;学校还在商南县交通局设立了专家工作站,对商南县的交通人才,甚至交通养护工人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谈及学校的帮扶,黄飞满是欣慰。

  路通了,交通信息发达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余世华早年在外务工,患上了尘肺病,妻儿在外地打工读书,他独自一人生活在赵川镇淤泥湾村的一间宽敞的平房里,房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冰箱、电视等电器,仓库里的粮食够吃到年底。这样的生活在以前是他不能想象的,由于缺乏外出务工劳作的能力,长安大学向余世华提供入户帮扶,解决了温饱问题,也让家人回乡的路不再艰辛。

\

  有未来!教育战线贡献青春力量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是解决贫困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接受均衡优质的教育,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也是长安大学一直以来所努力的方向。在有着“天然氧吧”之称的秦岭山脉之中,活跃着一群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年轻人——长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从三尺讲台到田垄深处,从课程学习到家庭帮扶,从情感关爱到理想激励,成员们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不忘扶志扶贫,全面呵护孩子们的成长,让多彩青春在巍巍秦岭深处绽放出温暖而绚丽的光芒。

  在商南县鹿城中学8年级11班的周雅丽心里,历史老师董亚男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一年的相处,是周雅丽最难忘的时光。谈起对老师的思念,周雅丽眼眶一下子红了。“你走之前我们一起合影的时候,我特别想跟你说一句话:老师我爱你。”害羞沉默的周雅丽对着视频向董老师表达藏了3个月的话。

\

  董亚男是长安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老师。2019年赴鹿城中学支教一年,和这里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董亚男负责4个班200多个学生的历史和地理课程,除了教授知识,更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除此,董亚男还帮扶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孩子,“虽然患病,但他对学习的渴望、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深深感染了我,学业的指导、生活的帮扶,让我深刻意识到扶贫支教的意义。”

  2013年至今,长安大学在商南县已经选派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共59人开展支教活动,累计完成超过40000课时教学任务,教学时长达到30000个小时,共覆盖近万名山区学子,是脱贫攻坚队伍中的一支充满爱的生力军。支教团教师通过创新协同备课体系、深化课堂德育工作、探索教育激励办法扎实开展育人工作,支教团成员倾心教育,踏实肯干,受到当地师生的肯定和欢迎。

  在绿水青山的层层环抱中,商南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地奔走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看着自己棚里即将破土而出的香菇种,郑申海感到既踏实又幸福。对于明天,他有着美好的畅想:“人要往高处走、往好处奔,脱了贫,我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奔小康,不能亏了党的好政策和长安大学的大力支持。希望将来我们中国再没有一个贫困户,户户都发达起来,每人都过上小康的生活。”

  【作者手记】

  5天时间,不长也不短,走访10多个村镇,近20次推心置腹的采访交流,一个个难忘的镜头,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多次忍不住的落泪。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如今的现状又令人倍感欣慰。

  “我们的扶贫政策是真正做到了落细落实,真正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出发开展帮扶工作。”今年刚到花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来自长安大学的刘文凯这样感叹。实践队一行9人深入大山里曾经最贫困的地方,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画面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认知。

  “这是一场我们14亿中国人共同参与的战役,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干了一件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事情,尽这份责任,我觉得很值。”黄飞在接受采访时动容地说。这里是中国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改变的缩影,也是中国国情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见证。在这里,笔者看到了很多人放弃优越的环境、远离家人,坚守基层,为脱贫攻坚努力奋战,而中国还有无数这样的人,正在负重前行。

  脱贫攻坚已到收官之年,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一定还会有你我的身影,共同发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长安大学 帮扶

上一篇:支招大学新生:迈好大学第一步 下一篇:重要通知 | 2020年西安翻译学院首批新生缴费流程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