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自2019年4月至今,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新职业已有38个。这份朝气蓬勃的职业榜单,背后是实打实的人才需求。据一份报告显示,预计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近15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近500万、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均达到125万……对于今天的求职者来说,越来越多的新职业进入就业视野,丰富了选择空间,拓展了人生舞台。
从你挑水来我织布,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再到如今三千六百行都打不住的精细化分工,这是社会进步的趋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机遇多了,并不代表挑战少了,随着分工细化,附着在新职业上的技能要求、能力素养也在水涨船高。以直播带货为例,2020年短视频走红,吸引了一大批从事短视频以及直播等新就业形态的从业者,催生了直播带货员等新职业。与传统的售货员相比,直播带货不仅需要熟悉互联网运作、了解电商流程,还需要掌握视频拍摄剪辑的方法、熟谙新媒体传播语境。由此看来,真正能在新职业中风生水起,还需要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
新生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新职业也不例外。新职业打开了新赛道,但能不能变成康庄大道,有待各方努力。现实来看,新职业的“新”不只在于类型刚刚诞生,也在于发展刚刚开始。正因为基础比较薄弱、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制度来保障发展、需要法律来规范可能出现的误区,更需要人才培养体系与之匹配衔接。针对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尚不能满足行业用人需求的情况,教育部门已经鼓励高校建设相关教育和课程培训体系。只不过,与新职业的蓬勃发展、社会的“求贤若渴”相比,恐怕这场人才培养的“雨”还需要下得更及时、更猛烈一些。
于个体而言,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考验着眼光和能力。区块链听起来“高大上”,直播网红们动辄千万的粉丝流量令人羡慕,但要不要投身其中,需要理性思考、审慎抉择,也需要未雨绸缪的职业规划、专业训练。对于当下的求职者,与其在多元机遇面前犹豫不定,不如把自己打造成“一专多能”的人才,然后朝着一个方向坚定地前行。毕竟,在新职业的赛道上,谁掌握更多的复合型知识、谁具有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谁就更有可能脱颖而出。
在一个新职业层出不穷的时代,职业所承载的价值不断改变,对于就业的理解也更为多元。但无论就业形态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需要终身学习。而这,或许是求职者最为坚实的依靠。
编辑:王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