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陈旭)“我在湖北老家,没想到欠我的工资还有人管。”来自湖北襄阳的吴飞说,近期他接到北京市大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电话,预约线上开庭的具体时间,并于近日通过手机完成仲裁庭审。在1000公里外的互联网仲裁庭庭审现场,仲裁员和书记员两人完成核实、举证、记录等法定程序,高效完成线上开庭各个步骤。
这是北京仲裁机构创新服务模式,维护战“疫”期间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一个缩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劳动人事争议出现存量开庭难、新增立案难、争议调解难等问题。北京仲裁机构在实现办案信息上线、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在大兴、海淀、东城等地探索线上开庭和调解工作模式,对症下药,利用“云仲裁”让企业职工暖人心、强信心。
“目前,到仲裁现场立案的数量虽增幅不大,但仲裁咨询电话同比增长50%。”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调解仲裁处负责人说,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工作人员需调整线下办案习惯,采用邮寄立案、线上立案、线上开庭、“云调解”、邮寄送达等互联网庭审需要的工作方式。
“线上开庭对于劳动人事仲裁来讲是件‘新事物’。”北京市大兴区劳动仲裁院仲裁员韩沛轩说,自2月4日首次线上开庭,互联网仲裁并非一帆风顺。摆在面前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庭审规范,比如传统仲裁庭要求关闭移动通信工具,线上开庭则需通过手机实现。线上庭审的各种情况均需考虑周全,需做大量工作。韩沛轩介绍,他们由仲裁员、技术员组成7人小组,反复沟通讨论,证据规则、证据交换办法等难题都要一一破解。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进程加快,企业与职工之间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因复工时间产生分歧,日前李某在河北利用大兴智慧仲裁小程序线上立案申请仲裁,仲裁院启动“绿色通道”,快速线上调解,确保企业职工复工复产过程平稳。
北京市大兴区劳动仲裁院副院长贾卫星介绍,截至3月4日,大兴区仲裁院已通过互联网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96件,公告送达案件实现100%如期开庭。未来一周,还将有33个案件线上开庭,为解决案件多、排庭时间冲突等问题,仲裁院已增加两个互联网仲裁庭,满足庭审需求。
此外,海淀区仲裁委员会实行微信视频开庭审理仲裁案件,实现仲裁开庭全程“不见面”。东城区仲裁委员会采用“云调解”等工作模式,快速化解纠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仲裁委员会利用会议视频App开启庭审新模式,保证案件审理工作正常有序推进。
经前期深入调研、反复对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调解仲裁处确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云仲裁庭”建设,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云仲裁庭”用户手册、操作指南调整工作,近期将组织培训和试点,尽快为当事人提供互联网庭审服务。未来将整合相关资源,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平台建设,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调解仲裁服务,让企业和职工在复工复产中更舒心。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疫情期间北京“云仲裁”暖人心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