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其直观性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受广大基层教师的欢迎。然而过多必滥,课堂教学如果过多倚重多媒体而忽视课本本身及学生认知规律,就不利于对课本的深度挖掘。
首先,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课本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比如通过动画设计加深对课文内容整体的认知和了解,以加深印象。可是,如果把每节课的内容都用多媒体制作出来演示給学生,则大可不必,一则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二则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性并逐渐失去兴趣。
其次,课堂上过多倚重多媒体,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多地集中在电子屏幕上,而忽视了教师的讲解。甚或出现教师讲解结束,学生不知道怎么回事,造成脱节现象。这在小学课堂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第三,如果在平时教学中一味用多媒体引导教学,很容易出现偏离课本,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因为现在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资源库里基本都是现成的,拿来就用,这样就缺少了思考再加工的过程。
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是瞬息万变的。因此,过多依赖多媒体手段,特别是一成不变的课件教学是不适宜的。
要走出多媒体教学使用的误区,笔者认为,其一是要克服“懒得钻研”的思想意识。我们只有勤钻研教材,多读书本和教学参考大纲,多研究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调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其二,要把使用多媒体教学和钻研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分清主次,辅助使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在演示周长的时候,有位教师就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了周长就是物体一圈的长度。
笔者也曾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讲解过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将书本中的那段文字用动画形式播放,此时点到为止,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笔者又让学生尝试着在本子上画出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意图,并上台讲解。这样有机结合,学生便完全明白了人字形线路的道理。
目前,在基层学校形成了一种错觉,就是讲优课要求必须使用多媒体,而且在赋分上占一定比例。教师都不甘落后,想方设法提高制作课件的质量,却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感受。类似这般纯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如看电影般感受到了课件的丰富画面,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
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能够掌握多少知识量取决于教师对知识的掌控,对难点的突破,这需要提前充分进行熟悉教材,了然于胸,然后进行安排。这要靠教师的引领,而非只用多媒体课件来引路。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教学不能过多倚重多媒体
上一篇:英语译站:“摇钱树”用英语怎么说? 下一篇:教育部再部署肺炎疫情:运用大数据掌握学生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