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雨季,天气闷热潮湿,镇子上的小学校里来了一群年轻的中国学生。他们每天顶着烈日在营地和学校之间奔波,入乡随俗地赤着脚板站在黑板前一笔一画地誊写板书。即使累到嗓子沙哑,学生嘴里蹦出一个新学会的中英文词汇就可以轻易化解疲劳。
这群年轻人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一共59人,带着那份初心和使命,他们从遥远的未名湖畔来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日前,北京大学首次开展大规模青年学生海外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分赴泰国信武里、柬埔寨三隆、泰国华欣和老挝万象开展支教、动物保护、农村社会调研等志愿服务活动,用中国智慧和爱心传播着“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星星之火。
2018年12月1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决定,在青年志愿者、青年交流等民生领域实施一批增进六国民生福祉的新项目。当年年底,北大发起“澜湄可持续愿景与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国家澜湄合作基金的支持下,有了这次青年志愿者活动。
“澜湄青年志愿者的初心有两方面,一方面希望改善中国在澜湄地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通过传播中国爱心和智慧,达到民心相通、合作共赢;另一方面是从高校的角度为澜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作为此次海外志愿服务项目总负责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如此评价北大第一次试水的收获。
虽然参与这次志愿活动的不少学生过往都有支教经历,项目开展前期主办方也进行了细致的行前培训,但初来乍到,志愿者们依然遇到了不少困难。
夏天的东南亚,暑热难耐,有的地方连洗澡都是奢望。“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们都非常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当地孩子们看着她画中国画时那种着迷的眼神,让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学生刘奕彤至今难忘。
“在澜湄腹地志愿服务的日子里,最直观的冲击就是来自‘微笑’的力量。”社会学系学生戴佳雯说,坎坷动荡的历史给柬埔寨留下了目之所及的低矮破旧房屋,但面对来自异国的年轻志愿者,当地人脸上总是带着善意的微笑,“这份不分地域与国界的接纳,让我们不再感到局促不安”。
随着4组学生顺利结束志愿项目陆续返回燕园,翟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读志愿者们的心得感悟时,很动容、很欣慰。这是北大第一次让志愿活动走出国门,为我们探索这类较大规模的高校志愿者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项目负责人之一、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姚啸林说,温暖的志愿服务故事背后,是整个项目搭建起的复杂而缜密的“护航”网络。仅北大针对此次志愿服务项目的安全保障,就形成了校领导、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指导老师、带队老师、学生组长、活动小组的多层级安全管理机制。
“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支持,带动更多的志愿者走到湄公河国家民间,参与更丰富的当地公益活动,借助专业优势,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识型’‘旗舰型’品牌志愿服务。”翟崑说。
作者:本报记者 柴葳 通讯员 韩芳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16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编辑:范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