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分数已经陆续公布,摆在各位考生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随着各地志愿填报系统开放,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填报志愿话题热度将持续高涨。
打开社交软件,各类指点迷津式的文章让人眼花缭乱,更有各路学长学姐脑洞大开,用各种“辣眼睛”的手法制作非官方招生海报,试图吸引处于极度选择困难中的学生和家长。
作为负责任的大数据栏目之一,今天我们将用数据做严谨的分析,告诉你,作为过来人的学长学姐们,都是如何填报志愿的。
摆数据
教学条件or学校环境?
▲数据来源于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 ▲看了好几天的“辣眼睛”海报,就为了提取这些关键词,一定要看哟!
首先,我们不落俗套地选取了95张非官方的、“不正经”的、但又信息量巨大的招生海报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提取关键词,再现在校生眼中的高校。
我们发现,学长学姐们最关心的还是和学习相关的那些硬件:
42张海报强调学校的整体水平
37张海报突出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
17张海报提到就业和薪资
15张海报说明师资和学术能力
14张海报着墨人才培养
▲广告风、椰汁风……学生自制的土味招生海报走红网络。图片源自网络 除硬件外,各路学长学姐还贴(xin)心(ji)地展示了各种软件,告诉你学得好的同时,还能做个快乐的肥宅少年:
22张海报强调学校男女比例
(比例再好,找不到对象还是1:0)
20张海报提到食堂美食云集
(食堂再好,吃多了还是得叫外卖)
18张海报展现校园美如画
(校园再美,还是向往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么多“别具特色”的高校,你最想与谁邂逅?别慌,接下来我们将用多组数据告诉你,大家都怎么选学校和专业。
▲数据来源于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 选学校
学校名气or所在城市?
数据显示,学校名气和区域位置是决定学生和家长选择的重要因素。学校名气是学生和家长的优先考量因素。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7.8%的中国高考关注者在进行国内院校选择时优先考虑学校名气。
与此同时,学校区域位置越来越影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新华网调查显示,仅有9%的受访者在填报志愿时完全不会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可见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填报志愿的重要考量因素,甚至有人建议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优先考虑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机会多、资源多、容错空间大。
考虑学校的名气和区域位置毋庸置疑,但一所学校适不适合你,需要进行更多维度的比较。
挑专业
兴趣爱好or就业前景?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2.3%的受访者在选择专业时首要考虑专业就业情况,其次是个人兴趣和薪资水平,占比分别是44.4%和38.8%。与之相对应,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仍是专业选择的“香饽饽”。不少人认为,不论是就业岗位还是薪酬水平方面,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在一线城市更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但是,很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自我认知和专业认识都不太明朗,选择专业时的有心无力和随心所欲感仍然较强,不少人说“专业是随便选的,并不是很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瞎填志愿一时爽,痛苦读书四五年”的惨状。
看前景
前沿热门or奇妙小众?
很多人想选热门专业,那什么是热门呢?我们发现,国家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催生新兴热门专业。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新方向,紧跟新技术和互联网社会的变革。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新开设数量最多的专业均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分别是250个和196个。此外,今年新增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分别达到96所和35所。
与此同时,大学本科专业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一批“冷门”“小众”的大学学科,也渐渐走进考生和家长的视野。无论是小众专业文物修复、宝石鉴定、葡萄酒制作,还是原本的冷门专业精细化工、生态学、语言学,都开始呈现“冷门专业不再冷,小众专业受追捧”的趋势。
社会的发展使得那些一度受冷落的专业遇上了新前景,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农业与生物学院党委副书记龚强所说,在上海这样的现代都市,“农”字头的专业有着意想不到的发展空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冷门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
但无论是传统热门专业,还是新兴热门专业,还需全面衡量、谨慎填报,谨防可能出现的“资源过剩”“就业冷门”等问题。
以上分析是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性分析,学校和专业选择终归要看考生自己,家长也应秉持着合理建议、有限参与的态度。毕竟,谁还没有梦想呢?攻克高考小山头,还有人生这座大山矗立在面前,怎么走,归根结底要靠自己。(来源: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梦洁
上一篇:高考后最棒一课 网红老师带11名考生骑行1600公里 下一篇:警惕虚假宣传 这些事项请高考家长考生注意